聯邦政府再次延遲修訂《公民法》 法院限期延至11月引發關注

加拿大聯邦政府再次受到壓力,要求儘快修訂《公民法》(Citizenship Act),因安省高等法院第4次批准延長限期,將截止日推遲至2025年11月20日。這次延遲與備受爭議的「第一代限制」(First-Generation Limit, FGL)有關,該限制早前已被裁定違憲,對不少正在考慮加拿大移民的人士造成困擾。

第一代限制是什麼?

所謂的第一代限制,是2009年引入的政策,規定只有在加拿大出生、或父母中至少一方在加拿大出生的子女,才能自動獲得加拿大公民身份。也就是說,如果父母都是在加拿大以外出生,即使擁有公民身份,他們在海外出生的子女亦無法自動取得公民身份。

這項政策當年是因為2006年黎巴嫩衝突期間,大量擁有雙重國籍的加拿大人需要撤離,增加政府開支,因此引入限制。不過,這種制度近年被批評不公平,尤其對一些已透過加拿大移民或已持有加拿大永久居民(PR)身份並成為公民的人士而言,他們的海外出生子女竟然無法繼承公民權益。

2023年12月,安省高等法院裁定FGL違憲,並指出該措施侵犯《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》。法院原本要求政府於6個月內修例,但由於國會於2025年1月休會(prorogued),修例進展緩慢,引起民間不滿。

政府立法與臨時措施

為回應法院裁決,聯邦政府於2024年5月提出C-71號法案,建議讓在海外出生但與加拿大有「實質連繫」的父母,也可將公民身份傳予子女。所謂「實質連繫」包括父母曾在加拿大居住最少3年。不過,法案最終未能在國會休會前通過。

與此同時,政府於2025年3月推出臨時措施,允許受影響人士申請酌情授予公民身份(discretionary grant of citizenship)。但這些做法屬過渡性質,並未解決核心問題,亦增加了移民加拿大人士對制度的疑慮。

許多家庭,尤其是希望落戶不同加拿大城市如溫哥華、多倫多、卡加利等的居民,都關心相關修例會否影響下一代能否順利獲得加拿大簽證與身份。

法院最新決定與後果

2025年4月22日,法官Jasmine Akbarali裁定,將修法期限延至11月20日。她強調,受影響家庭繼續面對重大困難,並重申議會有責任儘快完成修例。她亦警告,若屆時仍未完成修訂,法院將考慮直接推翻現行條文,恐引發更大法律真空。

這項裁決不僅影響那些原本計劃透過加拿大移民項目定居的人士,也對那些已取得加拿大簽證、加拿大PR或正居住在各大加拿大城市的家庭帶來實際影響,因他們子女的身份可能會陷入灰色地帶。

政治局勢與未來展望

本月剛舉行的聯邦大選(2025年4月28日)使情況更為複雜。新一屆政府將有約8個月時間處理修例事宜,但立法進度將視乎新政府的政治取向及優先次序。

一直爭取修例的「失落加拿大人」(Lost Canadians)倡議組織表示,希望新政府把握法院最後期限,切實改革制度,還給每位加拿大公民應有的公平權利。他們亦指出,現時的做法與加拿大一向宣傳開放和包容的移民政策背道而馳。

未來數月,聯邦政府是否能順利修訂《公民法》,不單會影響當前公民身份爭議,也將成為衡量其對加拿大移民公平性及透明度承諾的重要指標。 


申請加拿大永久居民(PR)一定要請移民顧問嗎?

申請加拿大永久居民並唔強制要請移民顧問,但一位專業可靠嘅顧問可以為你提供唔少實際幫助。

無論你選擇自己申請,定係搵持牌移民顧問協助,只要申請質素相同,成功機會基本上都係一樣。

不過,一位有經驗嘅加拿大移民顧問可以幫你整合出一份更完整、更具競爭力嘅 PR 申請,亦可以根據你嘅背景提供策略性意見,令你喺整個移民過程中走得更順。

合資格嘅移民顧問可以幫你:

  • 建議最適合你情況嘅移民計劃或類別;

  • 協助收集、整理申請所需文件及資料;

  • 確保你遞交嘅資料準確無誤,避免錯漏或虛報;

  • 當遇到突發問題時,提供專業支援協助解決。

總結而言,請移民顧問嘅最大價值唔喺於代你填表,而係佢哋能夠因應你個人情況,提供專業而貼身嘅指導,令你整個申請流程更有信心、更有效率。

Previous
Previous

【2025大選前瞻】自由黨 vs 保守黨 —— 誰的「加拿大移民」政策更貼地?